科研学术
科研学术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学术
计算学部成功举办第三十三期人工智能学科发展论坛(仲荣论坛)
发布人:李彤  发布时间:2025-09-16   浏览次数:11

2025年9月12日,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在活动中心320会议室成功召开第三十三期人工智能学科发展论坛——仲荣论坛。本期论坛以“AI+生物与医学”跨学科融合为主题,特邀三位国家级青年人才作学术报告,吸引了校内相关领域50余位师生踊跃参与。

image-20250916104807-1

本次论坛由计算学部主办,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生物大数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生物信息技术研究院共同承办。计算学部副主任、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院长、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邬向前教授出席并致辞。邬向前教授回顾了哈工大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阐述了“仲荣论坛”的创办初衷与建设目标,重点介绍了学部在智慧医疗和生物医学交叉领域的特色研究与创新成果,并对与会师生表示热烈欢迎。论坛由计算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助理姜涛教授主持。

image-20250916104807-2image-20250916104807-3

在专题报告环节,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国家级青年人才毛亚飞教授以“灵长类演化医学”为题,系统介绍了其团队在灵长类基因组结构变异与脑疾病演化机制方面的前沿工作。通过自主研发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团队成功构建了灵长类完整基因组图谱,发现“结构多变区”可能与物种特异性状及脑疾病相关,并结合临床数据揭示了其与神经发育异常之间的潜在联系,鉴定出人类染色体 2q13 区域 NPHP1 微缺失的致病单倍型,为理解人类特有疾病和演化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image-20250916104807-4

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国家级青年人才陈盛泉教授在题为“细胞异质性智能刻画与解析”的报告中,针对单细胞数据高维、高噪声和稀疏性等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基于无监督、弱监督与有监督学习的创新计算方法,显著提高了细胞类型识别与异质性分析的准确性与可解释性,实现了在多组学与多元数据场景下对细胞异质性的系统解析。

image-20250916104807-5

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学院、国家级青年人才赵唯淞教授以“跨尺度超分辨生物医学成像”为题,重点介绍了其团队研发的Sparse deconvolution、SACD及SN2N等开源算法工具。这些方法大幅提升了超分辨成像的速度与通量,使常规光学设备也能支持长时程、高通量的生物动态观测,显著降低了该技术的使用门槛,真正实现了“将超分辨显微镜带入每一位生物学家的实验室”,推动跨尺度超分辨成像走向广泛应用。

image-20250916104807-6

三位青年专家的报告内容前沿、深入浅出,激发了现场师生的浓厚兴趣与热烈讨论。本次论坛为青年研究人员和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领域的跨界合作与创新融合,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image-20250916104807-7image-20250916104807-8image-20250916105242-1image-20250916105242-2